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热点提示
塑料包装袋造成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最后更新:2016-03-25    浏览:9220 字体大小:

    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厚型塑料购物袋,杜绝使用超薄型塑料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超薄型塑料购物袋至今使用仍然十分广泛,特别是农贸市场上劣质塑料袋泛滥成灾,不法商贩从中获利颇丰。

    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很多塑料袋是用废旧塑料垃圾,甚至是医疗垃圾加工而成。“劣质方便袋泛滥,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污染,而且是灾害。危及人体健康的潜在‘毒瘤’应该清除了。”“我家小孩吃了这个塑料袋装的米花糖后一直拉肚子,你们要给我一个解释。”“小孩子拉肚子也不能说明就是我们的塑料袋有问题啊!”记者在重庆观农贸盘溪蔬菜批发市场附近的一家塑料袋销售门店听到这样一段争吵。

    日前,记者在重庆菜园坝农贸批发市场购买了一些塑料袋,并来到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测,其检测结论为“厚度及偏差项目不符合GB/T21661-2008标准”,为不合格产品。

    检测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说:“目前,我国对塑料袋的卫生检测标准仍然沿用1988年的卫生标准,到现在为止都已经30多年了,很多有问题的袋子按1988年的标准来检测,根本检测不出太大的问题。”

    一位塑料袋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在全球每年4亿吨塑料消费总量中,中国消费占近6000万吨。全国塑料生产企业将近300万家,仅重庆生产各种规格塑料袋的企业就达20余万家。他透露:“重庆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塑料袋生产企业,生产时使用的是废旧塑料垃圾,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厂家长期使用各种医疗废物生产塑料袋。”

    针对市场上泛滥成灾的劣质塑料袋,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更新塑料袋检测的卫生标准,对于不能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印有类似“不建议装置食物”的提示字样。

    此外,还有专家表示,相关管理部门应打击劣质塑料袋生产工坊,强化监察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劣质、有毒有害塑料袋流入市场,消除威胁人体健康的潜在“毒瘤”。

    塑料袋该有“塑料味”?

    记者对塑料包装袋的采访始于重庆观农贸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这次争吵。

    记者了解到,家住重庆观音桥的黄先生,几天前在上述门店购买了一些塑料袋。回家后,他用新买的塑料袋装了米花糖,密封好后放置了一两天时间,后来小孩吃了一直拉肚子。

    “我以为是米花糖出了问题,谁想到我昨天又准备用这个袋子装东西的时候,一打开就是一股刺鼻的气味。”黄先生说,“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这个袋子有很大的异味,用来装食物肯定要出问题。”

    记者看到,黄先生手中的袋子由一家名为重庆科欣塑料有限公司所生产,打开袋子后有一股奇怪的刺激气味。

    “你装食品肯定要买食品包装袋啊!不能买一般的塑料袋,如果是食品包装袋出了问题,你去找谁都有理。”该门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说话的同时,又拿起了另外一种由同一公司生产的印有“食品包装袋”字样的塑料袋给黄先生看。

    记者走访了重庆几个大型的农贸批发市场,发现整个农贸市场上的塑料袋都或多或少存在异味。难道塑料袋真的应该有“塑料味”?

    “严格来讲,塑料袋应该没有任何气味,有气味的塑料袋那气味都是填充物的味道。”重庆一家塑料袋生产公司的员工坦言,塑料袋中蕴含的利润颇丰,农贸市场和路边小摊上的塑料袋大部分是使用旧料、废料加工而成,其成本较全部使用新料生产的企业要低得多,但是安全性、卫生性却降低了不少。

    塑料袋等于食品袋?

    针对食品包装袋与一般塑料袋的差异问题,记者调查发现,整个市场的几十种塑料袋只有几种标注了“食品包装袋”的字样,其他大多只是印有厂家或者“平价超市”等字样,没有任何“不能装食品”之类的提示。

    走访中,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告诉记者,注明“食品包装袋”字样的塑料袋,一捆批发成本要比一般的袋子贵一两块钱,并且很多顾客对于塑料袋的认识就是“方便”,很多人都觉得新袋子就是干净的,用来装一点食物也很正常。

    据了解,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实行市场准入制,所有食品用塑料包装袋必须标注上“食品用”的字样,并有食品安全许可QS标识和编号,没有该标识的包装袋不可用于盛放食品。

    业内专家表示,诸多合成塑料的元素在通常情况下是无毒无害的,但是在温度达到一定条件后,一些化学元素就会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聚氯乙烯塑料袋,在盛装温度超过50℃~60℃的食品时,袋中的铅就会溶入食品。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专家曾表示,如果用塑料袋打包或装食物,塑料袋中含有的增白剂、荧光粉可能会破坏人的免疫力;而且用非食品塑料袋打包食品,经加温加热后,就易产生二氧杂芑等有害物质,引起肝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