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热点提示
八格塑胶分类回收箱提高塑胶回收效益
最后更新:2016-01-14    浏览:8767 字体大小:

     为带动科研进步与社会改变,香港教育教院在2009年起设立“知识转移奖励计划”,鼓励该校学者参与知识转移的活动和研究计划。香港每日产生一万吨都市生活垃圾,其中塑胶占两成,一吨未经分类的塑胶垃圾回收后只得几十块的价值。香港教育学院首创“八格塑胶分类回收箱”,令回收塑胶收益达到三、四千元,兼可减少0.6吨碳排放。

    2015大奖得主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总监苏咏梅教授,她认为教育要从小抓起,塑胶回收教育计划同样优先在小学试点。该中心首创“八格塑胶分类回收箱”,根据塑胶材料的编码、回收比例及体积,分成八个独立的回收格。

    从2014年起,周卓耀协助教院可持续发展中心推行塑胶回收教育计划。他称,参考日本、台湾等地的回收情况,可以将塑胶垃圾分为七类,其中,包括“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在内的前六种有非常高的回收价值,经过处理,“甚至能还原为其本来的样子”。由教院的研究可知,第一种塑胶PET佔塑胶垃圾比重最多,达三成,主要是饮料瓶、水樽等容器。他们呼吁学生减少一次性水樽的使用,多用水壶。创立科学有效的分类方式,既能创造经济效应,又能推动环保。为配合分类回收,教院编写了教材等配套设施,训练100位学生成为资源回收大使。目前,该项目已经收集了一公吨塑胶。

    苏咏梅的另一成就是:有效推动常识百搭比赛,教院及业界支持下,“愈做愈起劲”,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这项面向小四至小六学生及老师的比赛,要求参赛队伍利用科学原理及方法探究某些课题。“通过科学探讨,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在未来的竞争力,同时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她透露,2015年该比赛吸引了逾千名学生参与,除了香港,参赛者也来自澳门、深圳和东莞等地小学生。由此可见,这项“成本低、效率高”的回收方式获环保署支持,将逐步在社会推广。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