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行业动态
【盘点】陶氏与杜邦合体背后 塑化行业还有哪些并购?
最后更新:2015-12-14    浏览:8770 字体大小:

近日,美国两大化工巨头陶氏化学公司和杜邦公司正就合并一事进行深入谈判,这两家市值均为600亿美元左右的化工巨头将在未来几天宣布合并,预计本周达成协议。这将是化学界最大的兼并交易,新巨头总市值有望达到1,300亿美元,仅次于巴斯夫,业内第二。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行业发展的规则,回顾2015年,一些大型多元化跨国化工企业加快业务重组步伐,众多化工企业选择剥离非核心业务、减少产能过剩及实现设施合理化,以求做大做强其核心业务,也有部分化工企业选择通过收购实现其业务转型。下面,塑料新材网就为您一一盘点2015全球塑化企业十大并购重组要闻。

3月:帝斯曼剥离聚合物和复合树脂业务

据《荷兰新闻网》3月16日报道,荷兰帝斯曼集团(DSM)与CVC风险资本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创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将收购帝斯曼的聚合物中间体(用于生产尼龙和塑料的己内酰胺和丙烯腈)和复合树脂业务。

CVC拥有新公司65%的股份,DSM持有剩余股份;新公司共有员工1950名,预计年销售额超过20亿欧元。DSM首席执行官谢白曼表示,新公司将在CVC的领导下独立运转,DSM则将重点集中在提升营养配料和性能材料等业务上。

3月:德国赢创工业考虑收购科莱恩公司

据悉,英国《金融时报》引用知情人士报导,德国赢创工业公司正考虑收购科莱恩公司,该交易的价值约73亿瑞士法朗(75.9亿美元)。该交易将打造一家价值200亿欧元(218亿美元)的特种化学品巨头。

科莱恩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61.2亿瑞士法朗。报告称,在市场传出可能收购的消息后,科莱恩公司股价当天开盘上涨近10%达到19.8瑞士法朗/股。报告称,两家公司正在进行谈判,但还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报告称,过去的几个月以来,赢创工业公司已经评价实施一次重大的收购交易,收购目标短名单包括科莱恩、英国禾大和帝斯曼公司。

4月:三井化学与韩国SKC聚氨酯业务合并

三井化学2014年12月22日宣布与韩国石化巨头SKC就整合用于汽车和家电产品的聚氨酯材料业务达成共识。两家公司将剥离该业务,原计划于2015年4月成立新公司。在亚洲和欧美扩大销售渠道。2015年度的销售额有望达到1800亿日元左右,力争20年度将销售额提高30%,提高至约2400亿日元。

新公司将由两家公司对半出资。员工规模约为650人,三井化学将委派150人左右。聚氨酯材料被广泛用于汽车的内装材料。将面向日韩的汽车厂商发挥优势。将通过结合三井化学在亚洲的销售网和SKC在欧美的销售网,在全球提高销售能力。

两家公司将活用本公司的原料,提高成本竞争力,与德国拜耳、美国陶氏化学和中国厂商等全球巨头相抗衡。

2000年之后,受中国厂商增产影响,聚氨酯材料市场陷入供给过剩,供需平衡出现恶化。三井化学今年2月宣布关停日本国内工厂的聚氨酯材料生产设备,开始调整生产体制。此次力争通过与SKC成立新公司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

5月:英力士与索尔维建聚氯乙烯合资公司

5月7日,欧洲化工企业苏威(Solvay)和英力士(Ineos)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了一份意向书,计划合并双方聚氯乙烯资产。据专家介绍,英力士和苏威正试图合并其业务,分别占欧洲760万吨/年聚氯乙烯产能的24%和20%。KemOne公司占12%,Vinnolit占11%,信越占9%,Vestolit占6%和Borsodchem5%。此外,还有许多小规模的公司。英力士公司和索尔维公司的合资企业将创造欧洲迄今为止最大氯碱-乙烯基树脂企业。

两家公司给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补救计划,拟议的合并将排除一些生产设施,以赢得反垄断批准。业界预计,到2018年欧洲乙烯基树脂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英力士-索尔维合资企业将占到预期670万吨/年产能的50%,Vinnolit占12%,KemOne公司和信越各有10%,Vestolit占7%,Borsodchem占6%和Anwil5%。另外,到2017年12月,欧洲的约30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31家汞电解技术的氯碱厂需要改造成离子膜技术。业界预计约有100万吨/年这种能力将被关闭。

6月:日本七家改性PP塑料厂家合并为四家

据塑化业者表示,日本7家PP厂商今年内可能合并为4家,以提高竞争力。

合并情况为:(1)三井、住友合并为Sumitomo-Mitsui(已合并);(2)Idemitsu(初光)与Tokuyama(德山)合并;(3)MontellSDKSunrise与JapanPolychem、ChissoPetrochemical公司可能合并(窒素石化);(4)GrandPolymer等合并。

不过即使日本国内7家PP厂合并成4家,对远东区整体PP市场影响可能相当有限,业者表示,日本PP内销比率高达9成,外销数量并不高,其国内PP厂商减少,对降低日本国内PP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比较有利,但对国外影响不大。

日本这7家PP厂也是由原先14家PP厂合并而来,日本PP年产能一直维持在290万吨左右,即使现在只剩下4家公司,产能也无明显变化。

7月:索尔维55亿美元巨资收购美国复合材料企业

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化学品生产巨头索尔维公司宣布,计划以55亿美元收购美国复合材料生产商Cytec Industries Inc.公司。

该公司专注于航空复合材料,但索尔维在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中的强势地位,有望催生轻型汽车复合材料的新应用。

2014年,Cytec公司与两家德国公司进行了交易,与复合材料开发商C-Con Holdings GmbH公司合作推广车用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并与丙烯酸纤维生产商Dralon GmbH公司合作开发碳素纤维生产的低成本途径。

Cytec公司成立于1993年,当时该公司从American Cyanamid Co.公司中剥离,后者是一家美国工业经营集团,在1980年代是美国100大制造企业之一。American Cyanamid公司曾拥有众多品牌,如Formica、Centrum、Old Spice和Pine-Sol。这家现已解散的公司的其他部分分别卖给了辉瑞、巴斯夫和宝洁公司。

9月:拜耳材料科技更名重构成Covestro(科思创)

2014年9月,拜耳集团宣布,计划将拜耳材料科技拆分剥离,组建成立一个完全自主运营的公司。时隔仅一年,今年9月1日,启用新名字的科思创(Covestro)集团正式脱离拜耳集团母体,在经济和法律上实现独立,并于10月6日在法兰克福证交所挂牌正式上市。

科思创产品主要为用于生产高品质聚氨酯泡沫的原材料等。2014年,其在全球销售额达117亿欧元,是世界最大的聚合物制造商之一,在全球拥有30个生产基地。

12月:沙特公司整合北美业务 有望2017年完成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表示将合并其三大科技创新业务到位于Selkirk的工厂设施。公司将关闭位于Pittsfield的聚合物加工研发中心。迁移有望于2017年完成。

公司科技创新部执行副总裁AwadhAl-Maker表示“一体化不仅推动高效,而且它集成材料科学,工程加工及研发应用一起建立一个协同环境从而领先创新突破。”而其副总裁ThierryMaterne则表示“合作的研发环境有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便于客户选择,也加快了我们的开发周期。” 

12月:陶氏化学和杜邦或将于近日合并 化工巨无霸诞生

据外媒8日消息称,美国化工巨擘陶氏化学与杜邦公司日前就合并进行深入谈判,谈判现已进入高级阶段。相关的交易内容或在未来数日内宣布。

知情人士表示,若二者能达成合并,合并后的陶氏化学与杜邦将分拆为三部分,现任陶氏化学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利伟诚(Andrew Liveris)有望担任新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同时,杜邦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布林(Edward Breen)在新公司则继续保持原有头衔。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会是联合年销售额近1000亿美元的新化工巨无霸。

消息传出后,陶氏化学与杜邦股价盘后分别大涨5.5%和6.2%。《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陶氏化学及杜邦化工计划于周五公布双方合并的消息,但不确定双方届时是否能就所有交易条款达成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可能会进行三方分拆,包括农业业务、专用化学品业务,以及大宗化学品业务。

12月:中国化工集团将报价2860亿元收购先正达

据财经新闻和证券交易信息网站Benzinga报道,先正达股价周三大涨7.82%至78.48美元,受杜邦和陶氏化学可能合并的刺激,投资者推测先正达可能成为化工业下一个大型并购的目标。该消息人士称,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正考虑收购先正达,最早可能将在本周五以前对外宣布这项交易。

据预计,这项交易的价值将会达到440亿瑞士法郎(约合445亿美元,或2860亿元人民币),超过此前报道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11月中旬向其发起的420亿美元收购要约的价值。该消息人士还补充道,汇丰银行是正在致力于这项交易的顾问之一。

在先正达于11月12日拒绝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第一份收购要约以后,彭博社曾报道称双方可能将在“几周星期以内”达成一项协议。  

业内专家安琪·塞策(Angie Setzer)称,她预计最终收购先正达的要么是孟山都,要么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她解释道,与孟山都相比,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先正达“从反垄断角度来说将面临小得多的障碍”。另外她还补充道,先正达也可能更希望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新的客户基础。

在8月份,孟山都撤回了对先正达的460亿美元现金加股权收购要约,原因是其要约价格未能达到先正达的标准。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