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工程塑料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等,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等行业。
由于工程塑料比金属材料轻,易成型加工,成型能耗少,可以代替某些金属做结构材料使用,已成为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国际流行趋势。
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捉襟见肘”
近年来,工程塑料行业发展出现新动向,汽车、电子电气转变为工程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受汽车以及电子电气产品需求复苏的支撑,2015年全球工程塑料需求将达到2000万吨。
近5年来,我国工程塑料年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预计今后5年,工程塑料将以年均13%-18%的增速发展,不仅高于普通塑料及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速度,也远高于4%-6%的国际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增速。
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但当前我国工程塑料现有供给能力却“捉襟见肘”。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工程塑料企业多为千吨级生产装置或工业化试验装置,而国外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多是万吨级以上。规模和品质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国产工程塑料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产品性能和价格都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工程塑料生产商包括德国拜尔、巴斯夫,美国杜邦、通用等,这些行业巨头占据全球工程塑料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企业界高端技术人才匮乏
对此,塑料新材网记者专访了中塑协工程塑料专委会理事长、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朱锦,他认为,我国塑料行业的人才并不缺少,但企业的高端研发人员太少,技术人员多集中在高校研究所,其研究大多以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为目的,而这样产生的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很难真正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这也是导致我们工程塑料产业落后于国外的重要原因。
由于在美国有过一段学习和企业工作经历,朱锦对美国塑料产业有独到的见解,与中国不同,美国塑料产业发展整体较为强大,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界的研发科学家们比高校的教授们更有产品创新能力,从而能产出更多新产品。他解释道,大学的教授并非没有创新能力,但他们更多的是原始创新,而企业的研发科学家的创新是应用型创新,因此其研发的成果更易用于实际生产。
美国塑料企业界能吸引一批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到企业进行研发生产,而中国的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却到了大学和研究所,企业界的高端人才匮乏,从而造成了中美之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能诞生杜邦、通用等塑料领域的世界级企业而我们却没有。
不过,虽然中美之间差距很大,但朱锦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他们拥有先进的理念和高端技术储备,这些高分子行业的人才所创办的企业,其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已经与国外相当接近了。
多项关键材料“受制于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酯(PBT)及聚苯醚(PPO)为代表的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应用广泛,需求量逐年攀升,,年均增长率达到25%,尤其是PBT、PA、PPO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25%。
但朱锦无不忧虑的表示,虽然需求巨大,但在多项关键材料方面我们还受制于人。
他举例道,如PA66的原料己二腈我们还没有企业能独立研发生产,全部依靠国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受制于人。在尼龙66市场领域,我国对外依存度超过70%,份额基本都被国际大公司垄断。尼龙66在汽车、高铁等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有着极为重要,“但我们连原料这块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工业化生产了。”朱锦的无奈说道。
他还举例道,如PPO,在电子电气塑料、车用塑料领域应用极广,但在这块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的。
随后他谈到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特种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及聚砜(PSF)等一系列应用于特种工业的塑料。朱锦说,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相比,我国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发展更为落后,“越高端,越和国外差距大,虽然有一些企业陆续发展这块领域,但规模都非常小,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应优先发展通用工程塑料
谈到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时,朱锦表示,由于有些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封锁,我国即使依赖自主研发能力生产出相关产品,也将面临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国内如果真正想做这一块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的技术到中国来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再慢慢消化吸收。”
“我们要研制也可以,除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专利这块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他补充道。
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之间,朱锦更好看五大通用工程塑料的发展,因为特种工程塑料塑料的研发生产难度要高于五大通用工程塑料,而且五大通用工程塑料的需求远远大于特种工程塑料。
“我们更急需的是通用工程塑料这块领域,面对这么大的一个需求量,有些如PPO还是空白的,我们应该优先大力发展通用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工作,如果国家大力扶持,出台一些可行性的政策来把这块“急需”领域先研发出来,那么我相信PPO、己二腈我们早晚都会做出来的。”当然对特种工程塑料的研究也要加强,否则会被国外拉得更远。
人物背景:
朱锦,中塑协工程塑料专委会理事长,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宁波中科朝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研究方向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2009年被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2012年入选国家第八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