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行业动态
天津石化聚乙烯新品优化做大红利
最后更新:2015-03-13    浏览:6400 字体大小:

      “政策有真金,落地生红利。”天津石化烯烃部聚乙烯车间主任杜焕军对目前新产品创效形成的良好态势非常满意。2015年前两个月,他们按照客户需要生产聚乙烯新产品5671吨,实现优化创效555万元。从3月份开始,他们开足马力,全力以赴生产新品做大红利。

  面对新常态,2015年初,天津石化确立了“90%靠优化创效、10%靠费用控制”的总体增效策略,出台了《生产经营优化专项考核方案》和《降本减费考评奖励方案》。各二级单位迅速行动,创效项目遍地开花,其中聚乙烯装置提出了“新品产量超总部计划10%、创效2000万元”目标。这一目标让他们瞄准新品优化作足“红利”文章。

  精细管理安全平稳作支撑

  每天提前到岗进装置巡检,已成为聚乙烯车间设备员孟令革的习惯。“近几个月新品效益好,我们的装置也争气,特别是造粒机组运行一直稳定。”小孟对此很是欣慰。

  新品生产要以装置稳定为支撑,这在烯烃部已经成为共识,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安稳保卫战。

  走进聚乙烯车间控制室,就能看到操作人员紧盯监控屏。班长王胜利说,他们不会放过熔融指数等数值的些许变化,因为它们的好坏关系着装置是否平稳运行,也会影响班组竞赛成绩和个人收入。

  “这是从严责任划分和考核产生的正效应。”杜焕军主任介绍说。车间建立了领导与岗位、班组长与员工责任连带考核机制,层层传递压力,同时在班组间开展与稳运行为主题的劳动竞赛,营造全员共保装置安稳的良好氛围。

  新品生产中牌号的频繁切换是装置稳定的大敌。比如,从2650切换到9020牌号时,熔融指数从50单位直落到2个单位,一不小心就会给造粒机组造成致命伤。

  为此,烯烃部对这套机组按照40天一周期进行考核,聚乙烯职工使出浑身解数保证机组的健康,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操作人员如何用“低速手动”模式驾驭机组。今年以来,造粒机组保持稳产高产。

  据统计,前两个月,烯烃部生产聚乙烯新产品3种,进行牌号切换8次,均保持了装置平稳,为新产品生产铺就了“阳光大道”。

  优化运行走最佳加工路线

  聚乙烯车间每天早晚两次雷打不动召开优化会,分析市场信息变化,并据此优化生产方案。“优化”在烯烃部已成为一种管理机制。

  年初,烯烃部就建立了生产优化“日通报、周测算、月分析”制度,利用每日生产碰头会、每周调度会和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根据市场信息对上下游装置进行联合效益测算,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结构进行全局优化,走最佳加工路线。

  “新品6010要从9085切过来,2650则从9020切过来,仅此两条切换牌号的优化路线,每次至少减少20吨非标产品,月增效6万元以上。”3月10日,仔细核算完数据,生产科统计员高立君乐了。

  切换频繁是烯烃部新品生产的特点,平均每月至少切换4次,如何在高频率产品切换过程中,减少非标产品,争取最大效益?“只有优化可以做到。”聚乙烯车间生产主任王晓飞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他们通过优化产品切换轮序、熔融指数差异大的新品“跨月联产”、以及新品切换氢气与乙烯比值梯次“协奏”,实现了丁烯和己烯新品间互切不再产生非标产品,2650系列新品切换时间收窄了1.5小时。每个环节都在通过降低过程损失增效益。

  坚守“质”高点新产品照样受青睐

  自从粒料外观被列为采样时的特别关注后,化验员的每一步操作也变得格外小心。切仓操作就是为防止在更换筛网时出现“色粒”而制定的预防举措。

  作为系统内盛誉的“新品摇篮”,烯烃部坚持“质量立命”之道,做优品质、做强品牌。他们完善内控标准,严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控新品外在和内在质量,满足客户个性需求。

  “合格好用才能受到客户的青睐,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刚刚从厂家调研回来的烯烃部新品开发组组长孙洪霞最有发言权。

  为了让下线的新产品质量“杠杠”的,烯烃部可谓做足了文章。严格监控关键点变化,确保产品指数密度;每班对添加剂进行标定,确保粒料质量;精细管理催化剂的储存和运输环节。点滴相连,环环相扣,让质量管理变得严丝合缝。

  采样回来的化验员李娟,仅用3秒就准确地将样品放入仪器中。几分钟后,一组数据及时为聚乙烯装置生产出优质产品提供了可靠支持。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化验员不容易,这里每天、每周、每月都有培训考试。“为了坚守‘质’高点,我们必须出手过硬。”化验班长王景江非常自信。两个月以来,三起产品质量隐患被消除,聚烯烃新品一直保持着质量零投诉。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