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汽车界的政协委员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新能源汽车造车不难,难在做电池。实现电池技术突破,期待化工行业的攻关和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设计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柳崇禧纷纷表示,汽车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的一大发展方向,全世界汽车业都在做。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续航能力、安全性、充电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电池技术能不能取得突破,是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问题。
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需要化工材料和技术的配套。柳崇禧说,锂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都是化工产品。以电解液为例,业界希望电解液传质效率更高,并且阻燃性更好,从而提升电池性能,增强电动汽车安全性。他表示,非常期待化工企业能在这些技术上实现突破。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也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电池。据郑兰荪介绍,目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主要有两种,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我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投入很大,但是进展并不理想,某些领域尚需突破。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则比锂离子电池进展得更慢一些。
郑兰荪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化工企业尤其是材料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锂离子电池目前的问题在于正负极材料等方面不过关,而燃料电池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催化剂,目前使用的催化剂过于昂贵。同时,电池隔膜的性能问题也比较突出。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化工企业、化工科研单位大有可为。
接受采访的政协委员们认为,在汽车电池领域,目前相关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足,对数目巨大的科研投入难以承受,所以单靠某个企业完成技术突破是不现实的。柳崇禧建议,由国家出面,组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科技攻关,用2~3年时间来实现电池技术与世界一流水平同步。
为推动电池研发步伐加快,政协委员们还建议国家适当调整政策补贴的重点。柳崇禧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向在于整车制造企业,而忽视了电池制造企业。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症结,国家应该多拿出资金鼓励这些电池制造企业去进行科技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