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热点提示
顺势而为推进塑料加工“新三化”
最后更新:2013-12-23    浏览:3822 字体大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塑料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以消费品为主快速进入生产资料领域的重要转型,成为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为一体的新型制造业,现正进入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的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发展阶段,我国的塑料加工业面临着新形势。

  一是塑料加工业已初步完成了数量主导型发展阶段,发展重点由注重量的增加,转到质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上,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更加凸显,特别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更加突出。目前部分产品出现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如塑编行业、门窗及异型材等低水平供给过剩,双向拉伸BOPP、BOPET等因盲目追求先进大机台和对市场的误判而出现的阶段性过剩。这说明塑料加工业供给能力还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和变化,供给能力升级迫在眉睫。

  三是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约束日趋增强,塑料加工业发展环境、发展机遇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四是在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的发展转型期后,塑料加工业也随之进入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十一五”期间,塑料加工业平均年增长20.1%,而2012年仅增长8.99%,今年前三季度增幅比2012年又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

  五是技术进步快速跨越发展的步伐将明显放缓。我国塑料加工业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引进国外现成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发挥后发优势,以推进生产要素的快速提升而实现的。随着学习阶段的完成,可利用的国外现成的技术空间被压缩,一般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已不能满足新阶段的需要,而涉及到先进国家竞争优势的技术装备,引进难度较大。

  分析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塑料加工业过去长期依靠高投入、高能耗、低成本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尽快从资源消耗型转向要素集约型,从依靠扩大投资和规模扩张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和要素升级,并紧跟世界塑料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新三化”——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

  首先,功能化既是产品属性的要求,更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塑料是未来新材料革命中的重要领域,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如各种高阻隔膜、电绝缘膜等功能性薄膜,超滤、微滤等过滤膜,各种高强、高韧等特种工程塑料。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将会赋予塑料材料和制品更多新的特殊功能,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功能化、智能化作用将会得到更广泛发挥,其制品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轻量化技术将为塑料加工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的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各种高强度、高阻隔性树脂及微纳层叠共挤出、多层复合、合金等生产工艺的出现使得塑料薄膜及容器、片材向轻量化、薄壁化发展成为可能。

  再次,微成型代表着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最先进的技术集成。微成型是指毫克、微纳米尺度、微结构成型技术,代表当代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的技术集成。3D打印成型、微注塑成型、堆积成型等,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信息存储、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可满足材料更昂贵、零件更细微、更节省空间的高端精微结构零件的应用需求。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