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协会动态
钱桂敬理事长在全国塑料行业协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最后更新:2013-10-10    浏览:4528 字体大小:

 

                            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塑料加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在全国塑料行业协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
                                                         钱桂敬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借第十三届中国塑料交易会暨第二十三届亚洲塑料论坛召开的机会,全国塑料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在有着“中国塑料制品王国”美誉的台州召开了。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各省市塑料行业协会的理事长、秘书长及部分地、市、县塑料协会、商会的领导,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本次会议旨在通过联谊和座谈的方式加强各塑料行业协会间的联系、沟通、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去年,我们在广东东莞召开塑料行业协会峰会并取得圆满成功,各省市协会的出色工作及宝贵经验尤其值得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学习和借鉴,也让我们意识到定期召开此类会议,与各省市协会保持沟通和联系的必要性。今天大家再次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塑料行业发展大计,机会难得。听了大家发言,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对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会后中塑协将认真梳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借此机会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2013-2015年)》
  去年的塑料行业协会峰会上,我主要谈到了《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规划》明确了塑料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初步理清了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总体发展思路,提出“十二五”期间七项重要任务。行业企业在《规划》引导下,在重点产品、关键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新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制造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很多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天我要重点介绍六届三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2013-2015年)》(简称《意见》),《意见》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国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取得的巨大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塑料加工业面临的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深入剖析当代塑料加工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塑料加工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突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突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和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加快建设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的塑料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对加快塑料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突出主攻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努力缩小差距,全面提高产业素质;突出大力推进塑料制品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突出强化产业优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竞争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我国塑料加工业由大向强的战略升级。
  《意见》对未来重点技术研究和发展方向的确定主要考虑:一是紧紧跟踪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以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为目标,按照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的要求,把握整个塑料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是紧紧围绕塑料加工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实现重点突破并形成产业化,以改变塑料加工业整体面貌;三是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大力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四是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清洁生产,使我国塑料加工业节能减排迈上新台阶。
  《意见》明确阐述了“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发展趋势:
  1、功能化既是产品属性的要求,更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塑料作为21世纪新材料,是未来新材料革命中的重要领域,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如各种高阻隔膜、电绝缘膜、电池隔离膜,各种光学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等功能性薄膜,超滤、微滤等过滤膜,各种高强、高韧、耐高温、耐磨、耐腐蚀、导电、绝缘、导热、纳米合金等特种工程塑料等。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将会赋予塑料材料和制品更多新的特殊功能,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通用塑料向工程塑料、特种功能塑料升级步伐的加快,塑料制品功能化、智能化作用将会得到更广泛发挥,其制品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是塑料加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轻量化技术将为塑料加工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
  各种高强度、高阻隔性树脂及微纳层叠共挤出、多层复合、合金等生产工艺的出现使得塑料薄膜及容器、片材向轻量化、薄壁化发展成为可能。
  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方法,特别是超临界CO2发泡技术为代表的微发泡技术,可用挤出、注塑、吹塑及旋转模塑等多种方式生产以PVC、PS、PC、PMMA、PET和PSF等材料为基材的各种板材、片材及异型材制品,不仅显著减轻制品重量,而且将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特别是微孔塑料的出现给塑料制品的加工和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的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3、微成型代表着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最先进的技术集成
  微成型是指毫克、微纳米尺度、微结构成型技术,代表当代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的技术集成。包括3D打印成型、微注塑成型、堆积成型等,可广泛应用于光电通讯、影像传输、医疗器械、信息存储、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可满足材料更昂贵、零件更细微、更节省空间的高端精微结构零件的应用需求,而塑料材料更具优势。
  可见,“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不仅是世界塑料加工业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更是世界塑料加工业先进成型技术的体现,引领行业未来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塑料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分别在前沿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重点推广技术、重点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重点装备研发技术专栏中,提出并列举了未来技术重点内容,其中先进材料与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绿色高效助剂、先进装备是重中之重。因时间关系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意见》中关于技术方向重点技术研发内容,是方向性、导向性的,也是阶段性的。随着行业发展和新技术的突破,需要不断完善、补充调整。因此,塑料加工全行业要密切跟踪当代最新科技动态和前沿技术进程,站在科技制高点来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塑料加工业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以“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为标志,塑料加工业真正进入高技术时代。向大家介绍《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的目的是希望各行业协会能号召和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紧紧围绕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智力和技术优势。在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基础上,更需要加快塑料加工行业垂直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创新体系的建设。更好为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要组织上下游产业链间、行业间联合,实现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二、关于塑料加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塑料市场表现低迷,一些中小塑料企业陷入经营困境。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13426户,完成总产值1.6757万亿,同比增长15.04%,但增幅回落12.5个百分点;制品产量5781.82万吨,同比增长8.99%,增幅回落了13.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31.35亿元,同比增长17.12%,但增幅分别回落14.18和16.56个百分点。出口量1382.16万吨,出口金额491.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79%和24.5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塑料加工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但增幅均出现较大回落,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1-7月,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3375.5万吨,同比增长5.6%,与2012年8.99%增幅比下降3.39个百分点。其中塑料薄膜603.6万吨,同比增长10.91%;其中农膜103.4万吨,同比增长16.45%;泡沫塑料81.9万吨,同比增长-0.9%;人造革合成革187.0万吨,同比增长9.09%;日用塑料制品262.9万吨,同比增长7.64%;其他塑料制品2240.1万吨,同比增长4.0%。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502.1万吨,同比仅增长1.1%,较6月下滑3.2个百分点。1-7月中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为3375.4万吨,同比增长5.6%,较1-6月的8.2%大幅下滑,为4个月连增后首次下降。 
  据海关总署数据,1-7月塑料制品出口累计金额为1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但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其中7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77.85万吨,环比增长2.57%,同比增长6.78%。塑料制品出口形势整体并不乐观。
  以上数量看到,2012年塑料加工业增速明显放缓,2013年1-7月形势更为严峻。出现这钟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需求不足,增长乏力,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出口大幅下降。一方面受外贸出口大幅下降的影响,塑料作为出口商品重要包装物,需求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塑料产品需求严重不足,两项需求减少的叠加是塑料制品增速放缓的重要的直接原因。除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外,也应看到塑料加工业自身的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过高。二是部分产品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针对当前这些问题讲一点意见,供参考:
  (一)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进入次高速中速增长的发展战略转型期后,塑料加工业也随之进入增长阶段转型的关键期,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塑料加工业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高速追赶型发展后,正进入上质量、上档次的产业升级发展阶段。由于告别了短缺时代,出现产能饱和和过剩,规模扩张空间明显被压缩,现成可利用的技术空间被压缩,追赶型发展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走完先进国家多年走过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利用现成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并发挥后发优势,以推进其生产要素快速提升。随着追赶学习期结束,目前一般技术和装备已不能满足塑料加工业的发展需要,而需要的往往是涉及先进国家竞争优势的技术,引进技术难度加大,因此技术快速跨域的步伐将明显放缓。目前我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已达6000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正在跨域分标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刻,增速放缓是必然的,对此行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幻想超高速发展的回归,要把精力放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把立足点放在加快数量主导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上来。
  (二)化解产能过剩是塑料加工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能过剩是产需矛盾的体现,涉及产品竞争力和属性及市场范围,当前塑料加工业在部分产品中,出现产能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有些品种因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档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塑编行业、门窗异型材等低水平供给严重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秩序堪忧。管材产能过剩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普通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上。双向拉伸BOPP、BOPTE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引发低价恶性竞争,市场混乱,既影响行业形象又影响到企业效益,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分析产能过剩,我们可以看到结构性过剩是主要的,同时也有阶段性过剩现象的存在,阶段性过剩主要指的是盲目上马的新产能,超越现阶段市场需求,而这些产能大多数是先进产能力。分析产能过剩要看这到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产业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必然表现,是供给能力过大的结果。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工业化特征的内需增长空间随追赶型任务完成将逐渐变小,当人均GDP11000国际元时即人均750美元左右时,主要工业品的生产峰值也将同时出现,根据这一规律和我国现有人均GDP水平标准,钢铁、水泥、房产建筑、汽车产量的绝对量和增速峰值自2015年将逐渐出现。这说明产能过剩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有一定规律性。塑料加工业虽然起步晚,属先进制造业,但也将会受此影响,塑料行业要认真对待产能过剩,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首先要从源头防止出现新的差能过剩,提高准入门槛、包括技术、环境、能源和资源利用率等,第二把工作重点放在存量过剩产能化解上,要按“四个一批”要求,做好淘汰落后,转型、提升、转移包括走出去。
  (三)要充分认识到塑料加工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作为新兴制造业的塑料加工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继续发挥塑料加工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全体同仁的重大课题。当前塑料加工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长;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增速进入重要战略调整期。在某种意义上讲已进入高成本时代,因此消化成本上升压力,防止陷入低、微利困境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清醒认识到过去长期依靠高投入、高耗能、低成本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要从资源消耗型向要素集约型、从依靠扩大投资和规模扩张向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和要素升级转变上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本替代人工和人才红利等全要素生产率,要全面提升产业链价值。
  塑料作为新材料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是新型战略产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是现代工业、农业、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国防等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基础性产业,国家把新材料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等领域一同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塑料加工业作为新兴制造业,作为快速成长极具潜力的未来支柱产业,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尽管看到一些困难,但与轻工其他行业相比,塑料加工业还是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发展空间巨大,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加快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加快高端化进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攻坚克难,确保平稳、健康发展。
  三、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把全国塑料行业协会联席会办成定期性活动,是去年塑料行业协会峰会上大家提出来的,旨在加强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商讨塑料加工业发展大计。在去年的会议中大家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好的意见和建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中塑协和各地塑协都是经民政部门注册的具有独立社团法人的社会团体组织,都是为行业、为企业、为政府决策双向服务的中介组织,共同的性质、共同的服务宗旨是中塑协和各省市协会合作的基础。近年来,中塑协与各级塑协合作交流逐步深入。如中塑协每年同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塑料工业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行业峰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为塑料加工业依靠技术进步,走科技创新道路做出贡献;又如正在举办的第十三届亚洲塑料论坛和第二十三届博览会就是中塑协与台州塑料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充分彰显出我国塑料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塑协还与温州合成革商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合成革展览会”成为中国首个专业合成革展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在协会和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打造成为中国合成革产品海内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当前,塑料加工业正进入承上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调整,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努力实现产业升级,任务繁重而艰巨。同时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印发的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新老矛盾和挑战交织在一起的负责局面,行业发展面严峻挑战。所有这些迫切需要塑料加工行业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各级塑协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在推动各级塑协沟通、联系、交流、合作中,中塑协要更加主动,更好倾听各级塑协的意见,以便更准确反映行业呼声,发挥“国家队”作用。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中塑协继续加强改进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交流。通过协会网站、通讯等,及时做好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并及时发布,及时发布塑料加工行业有关资信,便于大家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市场行情、税率税则等,做到信息准确,时效性强,指导、参考价值大,服务范围广。二是就地区行业发展,加强沟通、协调,加快区域结构调整,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发达地区要加快产业升级;中部地区做好产业转移承接;西部地区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特色产品发展。促进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确保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三是各省市协会要定期主动针对当地塑料加工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和中塑协定期交流。四是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如标准、行规行约、品牌建设、诚信体系建设等,凝聚行业共识,加大各级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话语权。
  总之,中塑协将继续大力支持各地塑协工作,同时也迫切希望继续得到各地塑协的大力支持。
  今年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进而提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大家对这项政策非常关心,甚至有些担心。这里我谈一点个人意见,首先应该看到“一业多会”是对协会工作的挑战,目的是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协会激发活力,更好服务行业,这对各级协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自信,迎接挑战。多年来,各级塑协熟悉行业,在“双向服务”中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赢得了广大企业的信任。面对新的挑战,首先必须牢记服务宗旨,坚持服务立会。要把说清行业,引领行业发展作为协会建设的目标,把倾听企业意见,积极反映行业诉求作为基本任务。要在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行业发展重大政策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使协会真正成为“企业之友”、“行业代表”和政府助手。第二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要下功夫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此要加强人才培养,协会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努力成为既懂得专业、熟悉行业,又懂得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要形成一支精干、高效、高素质的适应协会工作的职业化队伍。三要要加强制度建设,特别要加强行规行约制度建设。使协会真正成为企业信得过、政府靠得住、行业有威信、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自律、运行规范的行业组织。不断提高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当前,要借民政部开展的全国社团5A评比的东风,积极找差距,发现不足,积极整改。我想各级塑协工作有基础,发挥熟悉行业优势,一定能在更大市场活动空间中发挥很大作用,在优胜劣汰竞争中立于不被之地。
  同志们,全国塑料加工行业联席会议即将结束。本次会议得到台州市塑料协会的大力支持,对他们精心组织,热情周到服务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福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