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协会动态
塑料加工技术科技创新瞄准“新三化”
最后更新:2013-09-18    浏览:4640 字体大小:

       日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出炉的《塑料加工行业技术进步“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为塑料加工行业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即“新三化”——功能化、轻量化和微成型。

    钱桂敬说:“塑料是未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产业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将是其胜任这一角色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他表示,塑料制品的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不仅是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塑料加工业国际先进成型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我国塑料工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抓手。

    首先,增强塑料的功能性将满足国民经济和下游行业的迫切需要。“十二五”以来,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等新兴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对与之配套的塑料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各种高阻隔膜、电绝缘膜、电池隔离膜,各种光学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等功能性薄膜,超滤、微滤等过滤膜,各种高强、高韧、耐高温、耐磨、耐腐蚀、导电、绝缘、导热、纳米合金等特种工程塑料等。这些高性能材料凭借优异、独特的性能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许多仍然依赖进口。

    其次,开发轻量化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支撑。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使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工具的轻量化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而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一些新型的成型工艺也使塑料材料进一步轻量化成为可能。微纳层叠共挤出、多层复合、合金以及物理发泡、化学发泡等技术的进步,不仅显著减轻了制品质量,还改善和提高了制品性能,特别是超临界CO2微发泡的出现给塑料制品的加工和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再次,微成型技术将拓展塑料在高端精微结构零件上的应用,满足对塑料零配件尺寸微型化的要求。微成型是指在毫克、微纳米尺度级别上的微结构成型技术。它集成了从设备到成型工艺的最尖端技术,包括3D打印成型、微注塑成型、堆积成型等,其制件可广泛应用于光电通讯、影像传输、医疗器械、信息存储、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新兴领域,材料用量虽少,但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可将材料的性能优势和技术先进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钱桂敬最后强调,《意见》中给出的重点技术研发内容,是方向性、导向性的,也是阶段性的,随着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突破,还需要不断完善、补充调整。企业要密切跟踪最新科技动态和前沿技术进展,站在科技制高点来把握发展方向。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