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热点提示
中国塑料之父 书写材料传奇
最后更新:2013-04-17    浏览:3356 字体大小:

        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董仁威坐在电脑前,仔细审看着自己新近完成的15万字文稿《国之重器中国材料科学家徐僖生平纪事》。看着照片里面容清癯的老人,他的思绪不由又回到去年12月,老人与他合影时神采奕奕,“没想到,这一次竟成永别。”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僖先生不幸逝世,享年92岁。“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因应邀参加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徐僖小组”,董仁威自2011年起,先后4次采访徐僖,与老人结下深厚友谊。清明前夕,他向记者娓娓讲述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徐僖这位被尊称为中国“塑料之父”的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生产塑料
  用五倍子和粮食下脚料

  1921年,徐僖出生在南京一户普通家庭。1937年,他在金陵大学附中读高中时,传来日本人要攻打南京的消息。徐父关了家里的照相馆,带着全家十余口人加入到逃难大军中。3天后,南京沦陷。后来徐家从幸存者口中得知,徐僖的外公、外婆以及很多亲戚,全部被日军杀害。国仇家恨,让徐僖立下坚定志向,一定要学好本领,建设国家,使中国富强,不再受列强欺侮。
  1941年,徐僖就读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内迁贵州省湄潭县,那里盛产五倍子。徐僖的老师侯毓汾把五倍子作为研究对象,并成功试制成染料。而塑料尚是空白。
  徐僖毕业留校做研究生,在遵义老城五宗祠堂租了间空房,以五倍子为材料开展塑料研究。1945年抗战胜利,徐僖回到上海,反倒没有了塑料研究的环境。
  已断断续续30年的“庚子赔款”资助的留学,给他带来良机。他参加考试并提交了以五倍子制塑料的论文。1947年9月,他带上30多公斤五倍子,前往美国李海大学化学化工系学习。之后又进入伊士曼柯达公司实习,渐渐熟悉了设备与生产流程。1949年6月,他带着研究成果,踏上归国路,在重庆大学就职副教授。
  1951年,重庆市政府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了徐僖多年前提交给国民政府的用本土原料五倍子制造塑料的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没有塑料工业,又被国外封锁禁运,塑料制品奇缺,连衣服纽扣和一般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都很难买到。重庆市政府认识到,徐僖的建议很重要,决定拨款完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之路中间试验。很快,重庆大学化工系建立了棓酸塑料研究小组,由徐僖负责。
  世界上传统的塑料制法,是用煤炭和石油提取物为原料。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石油化工一片空白,根本买不到甲醛等石化产品。最初,徐僖试图用甘油制造甲醛,谁知在试验过程中产生了毒气,熏坏了右眼。
  后来,徐僖想到了用糠醛代替甲醛生产。糠醛是用粮食生产中的下脚料糠壳、玉蜀黍穗、高粱秆、花生壳和木屑为原料生产的。这样,利用五倍子和粮食下脚料,就可以生产出塑料。
  试验过程充满危险。一次,他们在进行脱羧反应时,由于没有掌握好反应速度,过快冲出的气体使反应釜的铁盖挣脱了卡子的束缚,“嘭”的一声冲上了天,又“哗”的一声落在重大工学院大楼前的大路上。但危险没有使研究小组停步,他们最终成功制得五倍子塑料。1953年,在西南财委支持下,徐僖创办了第一个中国自主设计的塑料厂。1960年,他撰写出版了我国塑料工学专业第一本教科书。他被尊称为中国“塑料之父”。
  防石油“逃逸”
  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堵水剂

  “塑料之父”的称号,其实并不能涵盖徐僖在中国乃至世界高分子学领域的贡献。
  从1970年至今,徐僖对国防和石油领域的贡献巨大。大多数国防领域的贡献是国家机密技术;为国内油田解决了石油多次开采的问题,现在国内主要的输油管路使用的材料都是徐僖研制的。
  石油多次开采才能提高收率。从油井中天然喷出,利用油层自身能量开采石油为第一次采油。向油层注入水、气,给油层补充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二次采油。而用化学的物质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开采出更多的石油,称为三次采油。
  在石油的第二、三次采油中,高分子材料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第二次采油中,当向油层注入水、气,给油层补充能量开采石油时,石油不可能乖乖地从井口中喷出,而是“千方百计”从岩石缝隙中“逃逸”。徐僖和他的科研团队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堵水剂,能迅速堵住岩石缝隙,提高了二次采油收率。
  在国际上,徐僖率先实现了高分子材料应力反应的工业应用。耄耋之年,他研制成功固相力化学反应器,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这项研究成果,徐僖是受我国古老石磨的启发。
  徐僖在重庆万州地区读内迁的金大附中时,常帮主人推磨。“能不能模仿石磨的工作原理,研制一种具有三维剪切力的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呢?”徐僖带领研究团队,历经12年艰苦探索,研制出了固相力化学反应器,任何如橡胶这类难以粉碎的制品,都可以被磨成纳米级,细小得肉眼看不见。
  忘我工作
  科学界出名的“拼命三郎”

  今年2月16日,徐僖打算返校,但儿子不让。11点多,徐僖突然感觉呼吸不畅,儿子扶他到床上休息。没想到,这一睡就再也没有睁开眼。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320室被设立成追思堂,前来追悼的亲友、同事、学生络绎不绝。“工作就是他最大的爱好。”徐僖生前的同事介绍,尽管已经90多岁了,徐僖一直坚持着每天上午到办公室工作的习惯。
  徐僖是科学界出名的“拼命三郎”。1980年,他作为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所长,到甘肃玉门出席石油部召开的科学研究规划会议。突然,他感到胸部烧烫,喉头发痒,急忙离开座位,跑出会议室。血,从胸腔涌到喉管、口腔,喷洒在地上。他强打精神,返回会议室,若无其事地掩盖过去。
  开发石油的部分科研任务,石油部很快下达到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咯血的毛病,徐僖顾不上治了。他时而到开发石油的荒僻现场深入调查,时而在研究所实验室里进行试验,咯血却一次次加重。
  这些年,徐僖动过多次手术,他右眼失明,肺叶只剩一半,却依然战斗在第一线。
  徐僖的学生王琪说,先生的书桌上,放着一部老式电话、旧订书机、涂改液、钢尺子和一个放大镜。铺在桌面上的平板玻璃右下角碎了,他就用透明胶带粘上继续使用。
  老人一生节俭,但帮助他人却从不犹豫。1992年,他用自己的钱建立“攀登奖学金”,并延伸出助学金,帮助贫困优秀的大学生完成学业。2003年,他获得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后,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其中30万元资助在读的大中小学贫困学生,20万元捐献给“攀登”奖学会和助学金。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