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作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生物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
为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于1月6日正式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对于塑料行业来说,这一规划对塑料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绿色观念引导生物基产业加快发展
《规划》指出:面向促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生物制造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实施生物基产品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新型发酵产品的产业化与推广应用;组织实施生物工艺应用示范行动计划,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轻纺、冶金及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促进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15年,生物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7500亿元,生物基产品和生物工艺对石油化工原料及传统化学工艺的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发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为实现一批重要生物基产品的非粮原料生产,形成年产百万吨级生物基材料、千万吨级生物基产品的生产能力的目标,《规划》规定了以下内容:非粮工业糖产业化示范:推进薯类、秸秆、工程玉米等生物质处理、酶解糖化等高品质规模化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设非粮工业糖产业化示范线,形成非粮可发酵糖的规模化供应。生物基化学品产业化示范:推进微生物工程菌与热化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化工醇、有机酸、生物烯烃及其衍生物等生物基化学品的规模化生产线,提高对石油化学品的经济竞争力。
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示范:推进生物基材料生物聚合、化学聚合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建设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羟基烷酸(PHA)、生物基热熔胶、新型生物质纤维等生物塑料与生化纤维的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应用生物基材料。
政策配套:建立生物基产品的认证机制,研究制定生物基产品消费的市场鼓励政策,研究农业原料对工业领域的配给制度。
生物塑料产业的发展呼唤规范的指导
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技术体系早已确立,随着相关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忧虑逐渐加深,生物基塑料的研发运用早已经提上日程。而生物基塑料的研发和应用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一些常见的塑料,如PE、PP、PVC、PET和部分高性能聚合物(如聚酰胺和聚酯纤维)都正在逐渐被生物基塑料完全或部分地替代。这些生物基塑料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通常为糖或淀粉,还有一些来自食物或木材加工过程中得到的可再生材料。
从技术层面来看,有90%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材料的塑料完全可以被生物基塑料所替代,但替代速度的快慢将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生物塑料价格比用石油产品制成的普通聚合物贵1-3倍,阻碍了这类材料的迅速普及。
其次,生物塑料和生物燃料一样可能会与人争粮。生物燃料来源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会带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以玉米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也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再次,现在石油的价格还比较便宜,而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生产能力也较为有限。所以在最近几年里,生物基塑料还不可能完全替代石油基塑料。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引导绿色、高新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规范的出台就显得颇为及时。
《规划》的出台将大大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生物塑料这一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市场的自然作用。但作为一大新兴产业,生物塑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更需要宏观调控的指导。
《规划》出台,将促进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新业态健康成长,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同时,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再次,社会效益加快显现。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生物产业对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