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信息检索
当前所在位置:热点提示
增塑剂行业升级须技术突破 
最后更新:2012-03-07    浏览:1880 字体大小:

 

 目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增塑剂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然而国内环保型增塑剂产品只占总量的三成,与欧盟REACH法案、RHSWEEE指令和国内塑料制品绿色、安全法规的要求很不适应。对此,上周在无锡举办的2011绿色增塑剂产业与技术发展论坛上,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会长司俊杰提出,全行业须紧急行动,加快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步伐,在未来5年内,努力使环保型增塑剂产品达到60%以上,推动中国塑料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加大投入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增塑剂行业因科技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缓慢,高档增塑剂产品仍依赖进口且居高不下,2010年进口量为27万吨。而国内低档次、非环保型增塑剂却产能过剩,行业开工率不足,市场恶性竞争,整体经济效益不佳。
  更令人担忧的是,产品总量中环保型增塑剂品种少、比重低。目前,我国增塑剂的市场消费量在220万吨左右,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己酯、辛酯(简称DOP类)占总量的60%左右。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盟就已证明DOP对动物具有致癌性和其他毒性。欧盟、日本首先在食品包装、医疗用品、儿童玩具及其它与人体密切接触的PVC用品上进行限制。近几年我国许多产品出口被欧美国家扣压、退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国已制订标准,限制或限量使用部分非环保型增塑剂产品。
  随着市场对绿色环保型增塑剂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无毒的绿色增塑剂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高碳醇酯类、柠檬酸酯类、环氧类、聚酯类、生物降解类五大类环保型增塑剂都得到较快发展。自欧盟议会理事会出台REACH法案、 RoHSWEEE指令后,市场消费量更是成倍增长。预计今后十年将是新型增塑剂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平均20%上升到40%以上。
  技术突破锁定三方向
  面对绿色增塑剂开发应用的新挑战、新机遇,司俊杰提出,国内增塑剂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要从非环保型增塑剂向绿色增塑剂突围,必须突破三大关口。
  一是科技创新关。研制开发更环保、更高效、功能更优越、价格更低廉、生产过程更低碳的增塑剂新品种是创新的方向。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可以找到发展捷径。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和天津大学等,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力研发无毒环保型增塑剂,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批实现产业化的新品。司俊杰呼吁,下游用户要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支持配合增塑剂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在设计配方中要正确选用增塑剂品种,在生产与人体紧密接触制品时,一定要选用环保无毒增塑剂品种。
  二是原材料来源关。目前市场应用最多的环保型增塑剂为高碳醇酯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该产品原料被国外公司所垄断。近几年,环氧大豆油被广泛采用,由于原料大豆及大豆油被国外资本炒作,价格居高不下,业界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三是标准和监督关。为促进产业升级,强化环保型增塑剂在数万家下游企业的推广应用,彻底避免增塑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和人们健康产生危害,司俊杰提出,国家有关管理和标准制订部门要尽快制订并修改增塑剂用量和增塑剂使用方法。同时,加大对增塑剂生产企业和下游企业的绿色环保型增塑剂开发应用的监管,严格执行标准和法规,以推动塑料行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